t1325p175

标签: 民政局

丰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事务中心热情服务获表扬信

两位老人表示,此次补证过程中,婚姻登记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细心专业的服务,让他们时隔69年重新拿到结婚证,体会到了民政服务的温度。这封表扬信,是对婚姻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的肯定,彰显了以民为本的服务精神,也将激励更多工作...
吕梁新人夫妇初领结婚证,民政局奖励1500元“份子钱”领证奖钱一事遭遇网友的调

吕梁新人夫妇初领结婚证,民政局奖励1500元“份子钱”领证奖钱一事遭遇网友的调

吕梁新人夫妇初领结婚证,民政局奖励1500元“份子钱”,领证奖钱一事遭遇网友的调侃。山西吕梁市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新政策,对女方35周岁及以下的初婚夫妇,登记结婚时可领取1500元奖励金。此事引发网友热议,部分网友调侃...

通江县民政局:主动靠前“救急难”为民纾困办实事

通江县民政局积极建立监测预警主动救助机制,通过“部门联动+乡镇报告+走访摸排+新媒体推送”获取困难群众预警信息,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及时提供救助帮扶。家住铁佛镇的晓晴同学(化名),于今年6月突发急性白血病,一时间浓厚...
镇安县民政局:纾困解忧倾力为民办实事

镇安县民政局:纾困解忧倾力为民办实事

聚焦痛点,专项整治动真格县民政局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刀刃向内,直击民生痛点:针对低保金“应保未保”、发放不及时、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缺失、特困人员照料责任悬空及作风不实等顽疾,

满洲里市送民生政策进民政局共筑民生保障防线

2025年7月22日,满洲里市财政局副局长周晓玲带领社会保障科工作人员走进市民政局,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民生政策送上门活动,旨在加强部门协作,确保民生政策精准落地,让更多群众受益。活动中,财政局社会保障科工作人员详细...
东明县民政局助力启动东兴社区慈善基金,搭建爱心帮扶新平台

东明县民政局助力启动东兴社区慈善基金,搭建爱心帮扶新平台

鲁网7月28日讯(记者邢婷婷)7月25日,由东明县民政局牵头,联合渔沃街道东兴社区、东明县慈善总会及爱心企业共同举办的东兴社区慈善基金启动仪式顺利举行。东明县民政局三级主任科员李国钧、渔沃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德华、县...
1997年春天,几个当兵的到山东莒南问有没有叫曹玉海的烈士。查遍民政局档案馆没

1997年春天,几个当兵的到山东莒南问有没有叫曹玉海的烈士。查遍民政局档案馆没

查遍民政局档案馆没人知道这人。两个月后有人随口一提,才知道这个特等功臣真有,只是名字被行政区划改名耽误了半个世纪。曹玉海1923年出生山东莒县穷山村。日本占领军杀进县城时,十六岁的他亲眼见邻村老人被挑死。1943年...
2019年,曹云金向唐菀提出离婚,没想到,刚出民政局,就甩下500万给唐菀。说:

2019年,曹云金向唐菀提出离婚,没想到,刚出民政局,就甩下500万给唐菀。说:

2019年,曹云金向唐菀提出离婚,没想到,刚出民政局,就甩下500万给唐菀。说:“你别忘记了,怀孕都是我养的你,这钱给你,以后孩子的抚养费咱们AA制。曹云金和唐菀的爱情故事,以前那可是媒体的料。唐菀本来星途一片光明,...
走出民政局大厅,女子在走下楼梯的时候,晕倒在地,而男人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便头也不回

走出民政局大厅,女子在走下楼梯的时候,晕倒在地,而男人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便头也不回

走出民政局大厅,女子在走下楼梯的时候,晕倒在地,而男人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便头也不回的走了,这个她曾经的老公。这一刻他们都知道,他们的婚姻走到尽头,从此成了两个陌生人。婚姻有人说是男人的错,有人说是女人错,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人都有原因。家庭的破碎,孩子成了接盘侠,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也许大人都解放了,而孩子才刚刚开始。

我在某野战部队担任副营长,年龄到了,提不上去了,我性格耿直,不会弯弯绕绕,在部队

我在某野战部队担任副营长,年龄到了,提不上去了,我性格耿直,不会弯弯绕绕,在部队不行,回到地方肯定也不行,我选择转业到老家县城的民政局。报到那天,我特意把军装熨得笔挺,却在办公楼前被保安拦住——他把我当成了来上访的退伍兵。我的新岗位是优抚科科员,办公室在走廊尽头。第一天就碰上烈属张大娘来闹,说烈士陵园把她儿子的名字刻错了。我翻开档案核对,发现是工作人员把"骁"字写成了"饶"。科长皱着眉头说改起来麻烦,我当场拍桌子:"烈士的名字能错吗?"全科室的人都愣住了,老科员王姐偷偷拽我衣角:"小陈,这事得打报告走流程..."我直接去了陵园。守园的老刘也是退伍兵,听说来意后,扛着梯子就带我去找墓碑。阴雨绵绵中,我们俩蹲在碑前,他用砂纸轻轻打磨错字,我照着档案一笔一划描红。雨水顺着帽檐滴在石碑上,和朱砂混在一起,像血又像泪。回去后我主动写了检查,局长却在全系统通报表扬,说这是"最有人情味的纠错"。春节前的慰问工作,科长安排我去最偏远的青山乡。吉普车在雪地里抛锚时,我索性踩着积雪步行。烈属马大爷家住山坳里,看到我像个雪人似的出现在门口,老人手里的搪瓷缸"咣当"掉在地上——那是我在边防连时用过的制式缸子,缸底还烙着部队编号。我们围着火塘聊到深夜,他儿子是我同年兵,牺牲时还保持着射击姿势。开春后局里搞机构改革,科长调去养老院当院长。宣布任命那天,他拍着我肩膀说:"你小子轴是轴,但优抚科要的就是这股轴劲儿。"我接手的第一个大活是筹建退役军人服务站,图纸改了七稿都被我否了——他们居然把荣誉室设计在阴面。施工队老板塞给我个信封,我直接拿到纪检组,结果工程延期半个月。竣工时老战友们来参观,站在阳光满溢的荣誉墙前,红着眼眶朝我敬礼。去年防汛,我带队巡查水库时发现管涌。村干部说要先请示领导,我扯着嗓子吼:"等请示完全村都泡汤了!"带着民兵跳进水里打桩,像当年在部队演习那样喊着号子干。洪水退去后,县里要给我记功,我推给了同行的退伍兵小王——他扛沙袋肩膀磨得血肉模糊,还死死拽着个不肯撤离的老兵。现在去乡镇走访,常有群众拦路递材料。同事说我太实在,容易惹麻烦。直到上个月,张大娘突然来办公室,放下篮土鸡蛋就走。我追出去老远,她抹着眼泪说:"陈科长,去年清明...我终于能对着正确的名字哭了。"阳光照在她佝偻的背上,我才明白,有些弯弯绕绕的路,永远比不上直来直去的桥。前天接到老部队电话,说当年我带的兵要集体转业了。我连夜整理出全县企业用工需求,标注出最适合军人的岗位。妻子笑话我:"你这哪像转业,分明是换个阵地继续打仗。"我摸着抽屉里的"优秀党务工作者"证书,想起当副营长时老政委的话:"耿直不是缺点,是把钢刀,得用在正地方。"今早路过民政局大院,看见新栽的松树苗都扎着红布条——是来办事的老兵们自发系的。树苗在晨风里轻轻摇晃,像一排挺拔的哨兵。我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比肩章更重要的勋章。